海地总统遇刺的背后
原标题:海地总统遇刺的背后
堂堂一国总统遇刺身亡,在21世纪的今天的确让人瞠目结舌,而这,真的就发生在海地这个贫穷、动荡的加勒比国家。
按照海地总理克洛德·约瑟夫的说法,当地时间7月7日凌晨1时左右,总统莫伊兹在家中被一群身份不明、“说西班牙语和英语”的武装分子袭击并杀害(海地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总统夫人马蒂娜·莫伊兹在袭击中严重受伤,被送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接受救治。
海地位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面积大约2.78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100万。海地是西半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严重依赖外援。袭击事件令这个危机重重的国家陷入不确定性之中,其公民倍感忧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暗杀莫伊兹的行为。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召开海地问题紧急会议。海地临时总理约瑟夫宣布海地进入“国家戒严状态”,首都太子港机场一度关闭。
事件的真相如何,目前还扑朔迷离。
袭击事件发生当天,海地驻美国大使埃德蒙表示,刺杀海地总统莫伊兹的凶手疑是伪装成美国毒品管制局(DEA)特工的雇佣兵。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否认DEA与这起刺杀事件有任何关联。
事发第二天,海地警察总长莱昂·夏尔透露,由28人组成的武装团伙涉嫌参与刺杀莫伊兹,其中26人来自哥伦比亚,另有两名海地裔美国人。海地警方在太子港北部郊区一栋房屋追踪到嫌疑人,双方激烈交火持续至7日深夜。夏尔说,“我们已逮捕15名哥伦比亚人和两名美国人。3名哥伦比亚人被击毙,另有8人在逃。”“我们已找到刺杀总统的凶手,接下来要揪出幕后主使。”
不过,从海地动荡不安的局势看,幕后主使还真不好找。
其一,近年来,海地政治纷争错综复杂,莫伊兹有不少政治敌手。
莫伊兹现年53岁,从政前是一名商人。海地原定于2016年4月24日重新举行总统选举,但由于反对派抗议和飓风影响,选举日期最终被推迟至当年11月20日。在那场选举中,执政党海地特卡勒党候选人莫伊兹获胜,并于2017年2月7日就职,任期5年。
围绕总统任期的争议由此埋下伏笔。反对派认为,由于前总统马尔泰利的任期结束于2016年2月7日,因此莫伊兹的任期应当在今年2月7日结束。但莫伊兹认为,其5年任期应从他就职后开始计算,至2022年2月结束。
今年2月7日,海地司法部门发布法令宣布莫伊兹总统任期结束,海地党派斗争不断加剧,反对派不断向莫伊兹发难,要求他下台。当天,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抗议活动,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20余人因涉嫌企图谋害莫伊兹及推翻现政府被警方逮捕。
其二,海地社会暴力犯罪与治安问题一直突出,新冠疫情让其社会问题更加雪上加霜。海地经济困境催生社会乱象,该国长期腐败横行,绑架等黑帮犯罪现象在太子港已成家常便饭,连警察和军方也时常遭受帮派势力袭击。新冠疫情再度重创海地经济。在疫情冲击下,民众生活更加困难,游行活动此起彼伏,同时暴力犯罪加剧。
其三,遇刺事件并没有让政争停息。一是谁是合法总理扯不清。有两人同时自称合法总理。现任总理克洛德·约瑟夫今年4月上台。但7月初,莫伊兹任命前政府部长阿里埃尔·亨利为新任总理,接替约瑟夫。不过,亨利在总统遇刺前尚未举行就职仪式。莫伊兹遇害后,约瑟夫通过电台发表声明,他将代行国家领导人职责,这引起亨利不满。二是继续推进新宪法,反对派强烈反对。莫伊兹政府原计划今年9月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并打算通过全民公投方式制定新宪法。新宪法草案旨在扩大总统的权力,废除参议院,并规定总统选举投票为一轮。反对派认为,政府意在通过制定新宪法强化总统权力,因此坚决反对。
美国总统拜登多年前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海地迅速沉入加勒比海,或上升300英尺,都不会对我们的利益有什么影响”。海地总统遇刺身亡后,白宫表态“准备好随时提供帮助”,都是言不由衷的场面话。历史上美国对海地进行过多次军事入侵和政治干涉,对海地今天的境遇要负一部分责任。
1915年,美国悍然入侵海地,全面控制海地的海关及全部资产。美国在海地实施严格军事管制,直至1934年才结束。军事管制期间,海地大量财富流入美国。美国农产品在几乎没有关税的优待政策下流入海地,摧毁了海地原本自给自足的农业结构,使得数十万农民沦为贫民,国家经济衰败越发加重,自主发展能力被进一步削弱。
眼下,遇刺案谜底不知有没有真正揭晓那一天。即便“揭晓”了,海地的乱局依旧。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海地总统莫伊兹遇刺身亡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