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滤镜自由吗?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谢明宏,授权海外服务器转载发布。
李白去庐山瀑布,在朋友圈配图发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仙出手,该地成了网红景点。可有人枯水期去看,径流量还赶不上三盆洗脚水,遂声讨老李照骗。
而其实,网红景点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李白曾被汪伦邀请去安徽泾县玩,文案相当动人: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这完全长在了李白的审美点上。结果到了之后落差甚大,原来桃花只是潭水名字,并无落英缤纷。万家酒店也不是实数,只是老板姓万。
论理,李白是稍加辞藻修饰,展现了独特的审美境界。而汪伦纯属信息诱导,好在老李爽快人没生他气。不过,这年头再做社交分享,确实要慎之又慎了。发朋友圈来个美照+定位,怕被熟人嫌矫揉造作、P很大。索性发去没人认识的微博、豆瓣、小红书吧,人家说不定喊你“诈骗坐牢”呢!
大众社交网络,正出现群体性的玩梗乃至网暴,见美女就说是化妆之功、滤镜之妙,现在连景色都被打假了。你说的粉色沙滩,我看怎么灰扑扑的;你拍的府河湿地跟特某苏广告一样水草丰美,不就是家门口普通河道;你分享的海边蓝房子,有人拍出来就像荒废多年的茅房……
我验证过不美,所以你的美是假的。以一己审美攻讦他人的生活分享,审美霸权的出现正是互联网语态极化的一个侧面。你的滤镜之美,导致我的“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所以你有罪。
“过犹不及”的结果往往是“崩解重构”。从前几年大家集体追求仪式化生活,甚至买INS摆拍道具;过了度到如今不敢“做作”、自我审查,可谓冰火两重天。
素人,滤镜,小明星
“每个人说的都是真相,但唯一不正确的是结论。”麦克唐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后真相时代本质。是非反转成为一种常态,舆论就变成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你我都有可能冲动。
国庆假期后关于“滤镜景点”的讨伐,战火是从三亚蓝房子、府河湿地、海边白色天空阶梯、粉红沙滩等景点,逐渐蔓延至拍摄分享博主本身的。
从“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到“小红书女的真的快去坐牢吧”,就事论事变成了人身攻击。10月20日,带火三亚清水湾蓝房子的小红书用户“爱吃烧饵块的吕小娜”在微博发长文声明:照片并非商业营销,蓝房子是当地的免费景点,不存在炒作引流的商业推广。同时吕小娜贴出了照片原片对比参数,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因为粉丝少得可怜,小红书2000+和微博8000+,所以就这点可怜的粉丝量关于平台和我有利益输送的猜测,可以到此为止了。”仅从逻辑上讲,在该用户2021年2月分享之前,蓝房子本是极为小众的景点,推广它不是舍大求小?退一万步,就算是剑走偏锋的商业奇才,也不会找素人打无营收景点广告吧。
截图来自当事博主回应微博
吕小娜因为偶然的生活分享而导致恶意猜测质疑,遭遇SNH48成员小号吐槽后影响扩大。但真实情况是她仅做过滤镜调整,且因时间推移本身景色的状况也发生变化。就说那扇坏掉的门吧,维修责任难道要落在博主身上?
无独有偶,因为粉红沙滩被网友纠察的还有小红书博主“陈玫瑰郑美丽”。关于颜色,这对小情侣提到当天拍摄时间是中午,所以阳光直射下沙滩确是粉红色;关于角度,他们使用的航拍镜头显然与普通游客的视角不同;关于滤镜,那组照片只是进行了常规的曝光调整和阴影调整,简直是摄影爱好者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技能了。
“我们一直想不通为什么用正常的水平拍照分享,会成为一种所谓的诈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滤镜是一个工具,本质上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认知它。它究竟是帮助我们发现美的工具,还是替代了风景本身从而遮蔽了现实?
这就好像讨论巴洛克艺术是过度矫饰还是红尘俗世的华丽瑰宝,趣味无争辩,关键是不应该存在审美霸权。参差百态是幸福之源,也是美学之源。应该允许大家审美不同,也应该允许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审美不同。咱们自拍都知道遍寻角度,怎么对别人就这般苛刻?
波普到种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本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在艺术还是少数人的特供品时,湖心亭看雪这样的浪漫事只能由富豪张岱践行。如今人手一张雪景打卡,角度、光线皆有讲究,这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普惠。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波普艺术,它直接介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绪情感中,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以著名的《玛丽莲·梦露》来说,安迪·沃霍尔创作这幅画时梦露已经是个名人了。但随着该作品诞生,梦露再次登上了《生活》杂志封面。波普艺术里的梦露,除了是好莱坞明星,更是一种大众流行生活的折射镜和性感标尺。
随着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本雅明说“机械复制艺术”走向大众获得了技术可能。传统艺术所具有的神圣感、本真性、距离感发展到最后,日益远离了大众接受,不得不走向凋零和消逝。技术手段的确会让某些“灵韵”消逝,磨皮滤镜对着蒙娜丽莎一照,能把她淡淡的眉毛给“吃掉”。
从智能手机的出现,到滤镜软件的普及,再到网络“种草”成为潮流,日常生活和媒介呈现拉开了无形的差距。我们接收到的任何信息,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处理加工,绝对的真实被消灭了。打开我们的手机看看,还能找到拒绝滤镜的网络社交平台吗?
早年的滤镜偏爱大瘦脸和红唇艳妆,搞不好就是《葫芦娃》里的女反派。后来分了级数,好让用户“淡妆浓抹总相宜”,修饰也有个度。如今回归原生态,鼓吹“茶艺”、“甜丧”、“伪素颜”、“冷白皮钓系”,其实都算是在引导我们贴近本身的美,寻找适中的修容程度。毕竟大家不傻,遇见精修先把期待降低三四成,这样才不会网恋奔现时泪洒当场。
类似小红书这样的UGC社区,其内容构成一定是多元的。用户分享生活,自然有滤镜的自由,也有不加滤镜的自由。作为普通用户,也要有个理性判断。一是明确自己将他人内容作为参考会有偏差存在;二是在舆论浪潮中,不做雪崩时的雪花。
扪心自问一下,同样两张食物的照片,是不是会挑更诱人食欲的那张发?博主在一堆照片里选了更美的,就意味着每个游客都能拍出一样的?看短视频老人爆哭儿女不管,都知道发句“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怎么到了景点这里倒全盘接受了。
从打假个体到群体污名化
网络分享泥沙俱下,肯定确实存在个别的矫饰、甚至抱有商业目的的欺骗诱导。
第一个敢于戳穿这种皇帝新衣的人是勇敢的。餐厅探店什么算不诚实?味觉差异咸淡口这种不谈,但如果是分量不到位或者食材低劣卫生堪忧,就是妥妥的恰烂钱。
但当这种揭穿只为了获得廉价的智力优越感,变成一种群体性的玩梗,甚至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污名化,就需要被警惕了。生病了就得容貌枯槁的,你还肤白唇红的分明就是“病媛”;没有人真的爱读书,分享书单下午茶绝对是在装;景点必须百分百写实,向日葵偏角不一样都不可原谅。
从铺天盖地对“x媛”的嘲讽和规训,再到这一次以三亚蓝房子为典型的道德高地批判。硬糖君倒愿意将此风波,视为美学教育和互联网分享共识培养的一次契机。同一个景点博主找到了更美的角度,本身应该是被激赏的美学思维。咱也试试培养发现美的眼睛不好吗?
我们生活在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中,人和景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但如果以为那就是真实,从而对原始质朴的生活产生怀疑和失落,也是一种天真无邪的症候了。
本能地对生活进行美化,蕴含着人类本能的对美好幸福的永恒追求。《千里江山图》里色如宝石的青绿山水,更多的是对疆域万里的艺术神往,精度再高的航拍纪录片也不能做到。
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要回归真诚的分享,拒绝欺骗性的修饰,不陷入景观幻象陷阱;对于平台来说,应该找到社区氛围与内容生态间的微妙平衡,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体感误差,重构用户和平台的信任链条。算法存在的基石,不就是去伪存真让更多的美好分享被接收吗?
回归到互联网个体,理想的状态或许是像胡适先生说的,“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既不因社交网络里别人的滤镜人生而焦虑,又能心之所向秀出美好生活,永远追求生命的诗意与绽放。人们拥有穿衣自由和滤镜自由,甚至是做作的自由。谨遵“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各种事都能少很多。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荷尔德林吟“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黄龄唱“来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风光”。这都是告诉我们:尽量去美,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谁丑谁尴尬。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