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震后的一天一夜

  原标题:海地震后的一天一夜

  “海地的危机好像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

  海地企业家马克·阿兰·布西柯(Marc Alain Boucicault)说,“海地的问题需要很多年才能解决,而我们甚至还没有开始。”

  当地时间8月14日,一场地震让这个本就不平静的加勒比海岛国再次陷入混乱。

  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地震信息网消息,当地时间8月14日7时29分(北京时间14日20时29分),海地西部尼普斯省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此次地震影响范围甚广,整个加勒比地区都有震感,包括古巴和牙买加。

  海地南部的莱凯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街道上充斥着尖叫声,民众走上街头寻找亲人、资源和水。

  距离震中150公里的海地首都太子港也有震感。太子港居民吕克森·塞纳蒂斯(Lucson Senatus)告诉新京报记者,地震大概持续了25秒,那时他正在家中,房屋有明显晃动,他直接从屋内跑到街上。

  正在海地南部省阿坎镇救援的当地医生对新京报说,海地目前情况十分严重。

  就在一个多月前,海地总统莫伊兹在住所遇刺身亡。随后,海地进入政治动荡之中,“总理之争”刚告一段落,如今再遭自然灾害侵扰。

  地震、飓风,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加上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海地未来面临的挑战或许远未结束。

<a href=海地震后的一天一夜”>当地时间8月14日,海地太子港,发生地震后,房屋受损严重。图/IC photo

  “一次重大人道主义灾难”

  当地时间8月14日7时29分,海地民众还在享受平静的周六清晨。突然,房屋、墙体骤然晃动倒塌,所有人始料未及。

  地震发生时,太子港居民娜奥米·埃纽斯(Naomi Verneus)还在睡梦中,床突然大幅晃动,将她摇醒,意识到发生什么后,她立刻从住所中跑了出去。“我连鞋都来不及穿,我能做的只有逃跑。”她对美联社说。

  不是所有人都有逃生的幸运。

  据美联社报道,截至目前,海地7.2级地震造成至少304人死亡,1800余人受伤。海地民防总局的一份不完全报告统计指出,地震还导致数百座民宅倒塌或受损,不少大型建筑倒塌。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道路、房屋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据新华社报道,当地华侨介绍,没有华侨华人在此次地震中伤亡的消息。

  海地目前状况非常糟糕。” 海地救援医生让·保罗告诉新京报记者。

  地震发生后不久,保罗立即前往海地南部省阿坎镇社区转诊医院,救助受伤民众,面对众多的伤者,医院人手严重不足。

  除了医疗人员匮乏,基本资源供给也成问题。保罗指出,不只是医院没有电力,近两个月以来,当地很多家庭一直处于断电状态,煤气也停止供应。

  如今,海地已经进入为期一个月的国家紧急状态。

  14日上午,海地新任总理亨利前往地震受灾地区,查看损伤情况。亨利表示,这次地震是一次重大人道主义灾难,海地卫生部已开始向各地医院分发物资,以应对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受灾最严重的城镇几乎被夷为平地,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废墟下找到尽可能多的幸存者。

  亨利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呼吁所有海地民众团结一致,形成共同战线,一起面对当今的复杂局势。”

  然而,政府的救援工作进度一度受阻。海地民防机构表示,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导致连接重灾区的莱凯和热雷米之间的主要道路被堵塞,救援工作受阻。此外,由于互联网服务不稳定,相关死亡和损失的信息迟迟无法传递至太子港。

  在政府资源到来之前,民众只能“自力更生”。

  太子港居民威尔纳·博苏(Wilner Bossou)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他在新闻中看到,莱凯的民众早就自行组织起来帮助废墟下的伤者。

  经历了一天的救援工作,入夜仍要警惕余震。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显示,海地发生7.2级地震后,该地区持续发生余震。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卡鲁索(Paul Caruso)表示,余震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专家表示,海地大部分民众居住的房屋都不防震。CNN气象学家艾莉森·钦查尔(Allison Chinchar)指出,即便余震没有那么强烈,也会使更多的建筑物受到破坏。严重受损的房屋可能在余震中倒塌。

  保罗说,阿坎镇的余震非常强烈,所有医护人员和伤者都不敢留在医院。到了晚上,医院基本没有任何人。他也打算和众多民众一样,直接在大街上过夜。

<a href=海地震后的一天一夜”>8月14日,海地莱凯,地震发生后,酒店受损严重。图/澎湃影像

  “这个国家的危机好像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

  这次地震也唤醒了海地民众尘封了十余年的回忆。

  “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我整个人先是震惊恍惚了一下,就像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2010年地震的记忆突然全都回来了。” 博苏说道,他是2010年海地地震的亲历者。

  据CNN报道,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毁灭性”的7.0级地震,震中位于太子港西南方25公里,摧毁了太子港大片地区,地震造成22万-30万人死亡,另有30万人受伤,最初约有150万民众流离失所。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学家威廉·耶克(William Yeck)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7.2级地震和2010年地震发生在相同的断层带,释放的能量大约是2010年地震的两倍。

  与2010年不同的是,海地此次地震发生在距离海地人口密集区较远的地方。大约有250万人居住在震中50英里范围内。相比之下,2010年地震时,有约650万人居住在震中50英里范围内。新华社援引海地当地报道称,本次地震造成的直接人员伤亡将低于2010年的地震。

  尽管上次地震已经过去了11年多,海地却一直没能从2010年的地震中彻底恢复过来。据美联社报道,在2010年毁灭性地震后,海地应对混乱,救援物资迟迟无法抵达有需要的民众手中。6年后,海地又遭遇了飓风“马修”。飓风给海地的基础设施和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导致至少600人死亡。

  纵观历史,海地多次遭受自然灾害。这里位于加勒比海,是主要的飓风和热带风暴区域。1998年至2018年,海地已经遭受了10次飓风和其他热带风暴的袭击,几乎每次飓风登陆都会导致海地局部地区出现洪水,甚至造成生命损失。

  眼下,海地即将再次迎来热带风暴“格蕾丝”的侵袭。根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发布消息称,热带风暴“格蕾丝”已经在大西洋洋面生成,预计将于当地时间8月16日深夜或17日清晨登陆。

  美国气象部门称,目前热带风暴“格蕾丝”最大持续风速已经达到每小时65公里。CNN指出,一旦“格蕾丝”登陆海地海地可能会遭遇热带风暴强度的大风和暴雨,而这或将进一步导致海地局部地区出现洪水和泥石流,热带风暴或加重灾情,并加大地震救援难度。

<a href=海地震后的一天一夜”>地震发生后,民众搜寻幸存者。图/澎湃影像

  持续混乱的局势

  除自然灾害之外,近年来,海地社会一直动荡不断。

  在一个多月之前,海地总统莫伊兹在住所内遭遇刺杀。然而,直到现在,总统被杀一案依旧是迷雾重重,海地警方已经拘捕了数十名犯罪嫌疑人,莫伊兹遗孀玛蒂娜认为,刺杀事件的幕后真凶仍在逍遥法外。

  刺杀案件扑朔迷离,海地政局也因此陷入了权力真空之中。海地前总理约瑟夫一直代行总统职权,并得到了联合国和美国的支持。实际上,莫伊兹此前已经任命了前政府部长亨利为新任总理,约瑟夫本应在莫伊兹被刺杀那周下台。

  “总理之争”大约持续了两周之久,海地新政府才举行就职仪式,由亨利出任新一任海地总理。就此,海地政局在政治动荡中略有平复。

  亨利在就职演说中表示,海地新政府首要任务是恢复社会秩序,确保国家安全,为组织总统和议会选举创造条件。新政府将优化投资环境,努力修复新冠疫情和社会犯罪冲击下的海地经济。另外,亨利还要彻查总统遇刺事件,将罪犯绳之以法。

  其实,早在莫伊兹被刺杀之前,海地就处于混乱之中,由于通货膨胀、食品短缺、政府腐败,海地的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BBC指出,自莫伊兹出任总统以来,他的执政局面很不稳定。一方面,莫伊兹未能举行议会选举,导致海地议会停止运作,一直通过下达政令来治理国家,这也引发了反对派的不满。另一方面,由于2015年的选举结果因为舞弊指控而被取消,海地不得不举行新的投票,因此造成了一年的拖延,就此海地反对派对于莫伊兹的总统任期终止时间也有一定争议。

  此外,海地致命的帮派暴力也一直在持续,仅在今年内,太子港就有数百人死于帮派暴力。帮派暴力在海地的发展与壮大也与海地自身政治有关。美联社指出,海地帮派长期由有权势的政客及其盟友资助。这进一步放任了海地帮派发展,还导致帮派势力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力。

<a href=海地震后的一天一夜”>当地时间7月23日,海地为遇刺总统莫伊兹举行葬礼。图/澎湃影像

  “把问题交给海地人自己解决”

  关于海地地震的紧急援助,国际社会表达了支援态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表示,对海地地震逝者表示哀悼。联合国正在努力支持当地的救援工作。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太子港代表处指出,现在地震灾区急需食物、药品以及清理废墟的重型机械设备等物资,还需要立即设立紧急避难所安置灾民。世卫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也表示,已经着手评估向海地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的可能性。

  周边国家也提出要对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美国智利墨西哥、巴拿马、多米尼加、哥伦比亚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都表示了对海地援助的支持。

  不过,由于过去的受援助历史,海地民众总是对国际援助持有一定怀疑态度。博苏说道,“国际援助总是给到海地后却被一些人拿走,像没得到援助一样。”

  以2010年地震的国际救援为例,《华盛顿邮报》指出,原本海地民众希望通过外国援助能够重建海地,给这个国家一个全新的开始。没想到的是,2010年地震后,海地的危机似乎越来越深。

  一切不是凭空发生的。《纽约时报》指出,自2010年海地地震以来,国际社会向海地提供了近130亿美元的援助,但是多年来,海地依旧贫穷且治理不善,海地的机构资金被一步步掏空,但这笔钱并未用来实现国家建设。

  海地政府系统薄弱部分原因与国际援助有关。美国和平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曾指出,海地似乎变成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共和国”(Republic of NGOs),国际援助人员正在履行本该由政府官员履行的职能。

  另外,国际援助还让海地形成了依赖文化。海地活动人士表示,海地就像是只依赖国际社会维持生存的“被援助国”。这笔钱在海地扮演了复杂的角色,一方面,它为这个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服务和物资;另一方面,海地政府几乎没有动力进行重建国家所需的机构改革,因为海地政府相信,每次局势恶化,国际社会都会慷慨解囊,这就让海地的腐败、暴力以及政治瘫痪问题层出不穷。

  “尽管仍有呼吁国际社会对海地进行干预的声音,但重要的是,当我们退后一步看海地的局面,就会发现正是国际干预导致了海地目前的样子。”华盛顿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杰克·约翰斯顿(Jake Johnston)指出。

  曾在2006年至2009年担任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协调副特别代表的乔尔·布特鲁(Joel Boutroue)表示,不仅仅是在海地,自身脆弱的国家,发展机构往往要与空壳的公共行政部门,以及造成局势现状的政治精英展开合作,这只会加强该国家的政治现状,而非改善。“就此来说,这些年国际社会对海地的援助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长期以来,海地民众一直希望海地能够进行机构改革,但海地民众的需求总被搁置一边。海地政策专家艾曼纽拉·杜永(Emmanuela Douyon)指出,国际社会需要停止把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海地,转而考虑海地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地震、飓风,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加上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海地未来面临的挑战或许远未结束。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6月17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海地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指出,联合国近30年来为帮助海地做出巨大努力,投入大量资源。目前看,这些努力和资源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海地人民依然苦难深重,海地国家依然前途渺茫。联合国现有的输血、供氧式帮扶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可持续。

  耿爽重申,海地问题没有外部解决方案,海地必须走上独立解决自身问题,实现自主发展的道路。现在是认真思考帮助海地人民的新思路与新办法的时候了。联合国、捐助方、地区国家和美洲国家组织等应共同探讨如何帮助海地走出危机、步入正轨。安理会应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根据形势发展,认真考虑联合国未来在海地的存在问题。秘书处应结合联海办今年10月授权到期,就此提出合理建议。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法顿(Robert Fatton Jr。)也对新京报记者指出,由于国际干预已经在海地存在,所以现状更为复杂。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国际干预尽量不参与最终的决策过程,努力让不同党派的政治人士聚在一起,然后把问题交给海地人自己解决。

  新京报记者 栾若曦 见习记者 侯吴婷

点击进入专题:

海地发生7.3级地震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